聚集各種商品符號的社群遊戲Manyland

本篇文章於2017年7月18日在Indienova發佈
https://www.indienova.com/indie-game-review/manyland-review/





網路社群遊戲不是一個創新遊戲類型,至少在我小時候90年代經歷過從簡易的即時聊天室純文字和表情符號的交流,逐漸地藉由Flash技術,嘗試讓使用者能真正地像在一個室內空間中交談,隨意地在幾個房間中遊走,做一些簡單動作,在那個時候這樣的體驗已經稱得上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了,爾後較早的像萬王之王、Diablo及石器時代等網路大型遊戲(MMOG)興起時,不論是物品喊價、徵男女朋友、吵架、組隊解任務,聊天互動仍然是佔據多人遊戲大部分的體驗時間,玩家當然也會關切遊戲腳本內容,但少了聊天功能的多人遊戲就像只有單機劇情的網路遊戲一樣失去很重要的特色。因此現在一款網路遊戲最在意的就是人口數量,哪怕是免費遊玩,就是不能沒有人玩,而這篇文章就是要透過數量來理解Manyland開發的核心理念。

作為一款2012年開發的網路社群遊戲來說,Manyland肯定是有太多的前人豐功偉績的包袱,如今還有為數眾多的網遊與它抗衡,要如何在這之中找到立腳。這個開發團隊最初的理念是:「如果讓每個人都聚集在一起打造一個世界會發生什麼是事情?」,以2009年Minecraft來說,這樣的理念絕對不夠創意,乍看之下頂多只是二維和三維空間觀的差異而已,若和2011年二維的Terraria相比,像素細緻程度也是Terraria較為優秀。


(圖1. 官方提供的遊戲截圖)

在這個遊戲中,玩家可以任意地走動互動,輸入指令傳送到地圖上另一處探索,還能用像素方格設計道具素材和場景建築,創造自己的世界,就和上述兩款遊戲一樣的作法,但它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這些設計出來的物件都是裝飾性的,因為角色不同於Minecraft或Terraria會因環境變化而要顧及身體狀態來生存下去的目的,經過的空間就像一大面廣告看板,是觀賞用而非實用。比方床和椅子雖然讓人有坐和躺的動作變化,但不會有任何生理上的影響,只是為了讓玩家看起來像坐躺的模樣而已,設計的圖形有無限的可能,就像畫一幅畫一樣,想怎麼畫都可以。

(圖2. 官方提供的遊戲截圖)

正是因為Manyland不管空間道具設計也好,探索世界也好,或者在遊戲中設計一些簡單橫板移動遊戲,像競速或吃金幣的冒險,回歸到最根本的就是一款社群遊戲的概念,這便和上述提及的遊戲有很大的差別,Manyland沒有故事劇情,也不在乎生存冒險,唯一的目標就是創造一個世界無限大的聊天室。
(圖3. 自己遊戲中的截圖)

它試圖讓玩家自主地創造自己熟悉和夢想的物件在遊戲世界中,所有的服裝道具建築設計都是以人群為核心所打造的,遊戲讓玩家無止盡的累積素材擴增內容,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元,從遊戲大廳畫面(玩家啟始點)來看,正是體現一個標準的資本主義消費社會景觀,各種視覺元素的大熔爐,有太多我們熟悉的商標和大眾流行符號以及特定標誌,像日系高校制服、超音速小子等二次創作。
(圖4. 自己遊戲中的截圖)

同時還有像超級瑪莉歐的蘑菇頭或泡泡龍作為交通工具,以及五顏六色錯綜複雜的圖案依序排列任君挑選,但都只是表面上的差異,實際上沒有任何功能差別。
(圖5. 自己遊戲中的截圖)


玩家若是一個稍微較小的形象,很容易就迷失在這一大群符號中,越是大型越是大聲的人物才能嶄露頭角,就和現實社會一模一樣。

(圖6. 自己遊戲中的截圖)


倘若我們在把視野拉遠,看著整個世界地圖,五顏六色的拼貼,把所有的事物放在一起後,反而什麼都看不清楚了。

(圖7. 官方提供的遊戲截圖)

其實和當代攝影家Andreas Gursky拍攝股市現場或大型購物中心,或者垃圾掩埋場,沒什麼差別,都是事物的累積堆疊。
(圖8. Andreas Gursky Board of Trade II, 1999)

Manyland大部分玩家年齡層普遍都是兒童至青少年,他們對於電視上展演的視覺聲效豐富的卡通節目與流行廣告耳熟能詳,比方我拜訪一個名為Desi的12歲小女孩的家,一踏入門口鮮明的粉紅色調佔據我的眼球,牆上許許多多美少女圖畫,還有像彩虹小馬動畫中會出現的愛心彩虹等符號,更多是像芭比娃娃一樣數不完的套裝可以更換。

(圖9. 自己遊戲中的截圖)

又或者Zane很親切帶我體驗這個世界和他的居家,從他打造的世界可以看得出他遊玩時間滿長的,一棟房子裡頭有一堆套房,有Undertale的骷顱頭兄弟、Dead Pool的死侍、Nike球鞋,還有一堆似曾相識但又說不上來的標誌物。很有意思的是他在許多房間都架設監視器,雖然這只是一個非實際功能的監控貼圖。
(圖10. 自己遊戲中的截圖)

Manyland是一個很典型的主流社會縮影,它濃縮各種現實生活中的消費商品圖案,是很值得用於社會學研究的材料。由於它在任何平台上都可以遊玩,甚至連Kindle也可以玩,讓它能夠保有一定人數,儘管在Steam顯然並不是暢銷遊戲,但也不難猜到主因於內容的空洞,社群遊戲的人口數已經老早被各種通訊軟體和多人大型遊戲所分瓜,鮮少人會願意再玩這種單純聊天與辦家家酒的遊戲。在這個充斥流行符號的世界裡,人們試圖將現有的素材圖案湊成一個自己的特色,但當每個人都這樣做時,反而更難看到個人創新之處,最後剩下的就是無止盡的垃圾堆積。

延伸資料:
Manyland玩家的設計:
https://manyunity.com/
Manyland官方網站:
http://findmanyland.com/
Manyland網頁版
http://manyland.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對像素遊戲的一點點心得

大安排骨飯,106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238號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