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石油的各種遊戲:操作方式和內容的不同訴求
本篇文章於2017年4月7日在Indienova發佈
https://www.indienova.com/indie-game-news/game-about-oil/
序言:
石油是一項足以動搖整個全球經濟的重要資源,它的開採數量影響其價格,即便在數量充足下,也是在少數人下操控所決定。而開採石油在遊戲中是一個罕見作為主題發展的內容,這項資源活動會在一些策略與投資遊戲中以數據指數方式呈現,但因為不是主要的遊戲內容,沒有太多可以操作的細節。所以此專題想討論以石油在遊戲中扮演一定程度重要性的遊戲,在這些遊戲中,我看見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的不同態度,也目睹遊戲作為嘲諷政治的手段,甚至與其他藝術媒介的結合來輔助文字生動傳達歷史。
黑金企業上的石油大亨:《Turmoil》
不怎麼騎車加油的我最早是從2007年上映的電影《血色將至》(There Will Be Blood)理解這項資源產業的寫實面,石油使人爭奪利益,產生喪失人性的恐懼,人們既瘋狂又孤獨。 《Turmoil》和這部電影發行是同一年,但兩者給人的感受是天差地遠,這是一款用毫無血色成分的資本家視角看待石油產業的遊戲,是名符其實的「石油大亨」。這種有關大亨的遊戲,都是栽培人越來越有錢的遊戲,沒有什麼結局可言,就是拼命地賺得比對手更多錢,就像我的第一款桌遊就是暢銷全球的《大富翁》(Monopoly),小時候一手拿著遊戲鈔票,另一手拿著骰子,只管往前走和炒地皮,玩累了也不曉得自己到底玩了什麼,至少我現在知道Monopoly一詞指的是壟斷。
《Turmoil》這個取名為「混亂」之意,也相當耐人尋味,不論是壟斷還是混亂,在這些負面的標題下,其內容十分地愉快和諧。遊戲一開始輕快吉他的鄉村民謠彷彿開採石油就像放牧耕田一樣悠閒自在,在藍綠漸層的天空畫面下,左側山脈和樹林仍綠油油的,山頂還有些許白雪,仔細一看中間矗立著不少個鋼鐵結構的油塔,越往右側,越可見到陽光灑落在光禿禿只剩沙子的山丘,在沙漠中,玩家們將會發掘豐富的地底黃金:石油。
遠方的風景依舊,而前景的人事已非,如游戲所介紹的:「隨著你開始賣出石油,這個小鎮便逐漸成長。」(As you make money digging up and selling oil, the town will grow along with you.)但這種成長是工業革命式的,而不是一種環境永續的,最終意圖和壟斷一樣都是要謀取最大的利益,小鎮提供玩家取得更強大的工具幫助他們取得更多桶的黑金和排行榜上的分數。
注:引言取自http://gamious.com/press/sheet.php?p=Turmoil。
從這種拖放馬車和拉油管線的操作方式,以及清新配樂畫面,像極了《Mini Metro》給人的感受。柔和的色調和簡明的操作,如此純黑色的石油,就像可口可樂般令人愉快,這樣的工業景緻似乎給人19-20世紀美國西部拓荒一種美好浪漫的印象。
從土地投標開採到石油市場銷售,對玩家來說是一個無止盡循環的遊戲過程,遊戲的最終目標不過就是累積財富,再多的內容都只是加強開採石油的機會。當然現實中不會有哪一項資源開採事業,會是這麼的單純悠閒。事實上,這款遊戲用非常單薄簡易而輕鬆自在的方式看待現實中相當複雜的黑金企業,更可怕的是,正是這種令人放鬆的音樂和畫面,以及單純操作方式讓人一直不停玩下去。
黑金企業下的石油工頭:《The Oil Blue》
如果一起討論《Turmoil》和《The Oil Blue》會非常有趣,兩者都要求玩家重複地工作,但氛圍上有極大反差,而讓身分產生些許的改變。儘管在《Turmoil》中同樣也是要挖石油,兩者的作業繁複程度就有差別,《Turmoil》基本上就是一種自動作業流程,你把管線拉好,馬匹和儲藏箱設好,之後只要抉擇賣出的油價即可,幾乎沒有什麼要玩家不停動手做的事情。但是《The Oil Blue》是要親自下水到深海裡頭鑽油,隨著等級增加,鑽油的不同機型也會增加,玩家可要做的事情是越來越多,機器搞壞,還要自己回岸邊修理,還影響到開發效率。
玩家一方面要操作鑽油機,同時底下還有其他員工,又要看準油價銷售,才有機會替公司賺錢,分配到新的島嶼,所以玩家有實際幹活的粗工又有辦公桌事務要處理。遊戲的配樂相當低沉陰暗,從潛入深水,到引擎啟動並撥動裝置按鈕的逼真聲效,唯獨工業燈具閃爍的黑夜畫面也都試圖營造一種相當消沉鬱悶的氛圍,提示如此龐大負擔的「工頭」有不少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維修鑽油機器的方式很像俄羅斯方塊或彈珠台那種將目標物投入指定位置的小遊戲,這種玩法和鑽油到銷售的過程和給人很少的成就感,主要是因為整個環境不明朗活潑的氛圍,讓這個遊戲超乎想像地擬真困苦的工作情形。這也是為什麼《Turmoil》即便也有這種固定作業流程(標地─探勘─挖井─銷售),但是透過清新悠閒的配樂畫面,讓人會想再繼續玩下去。
其實製作者多少已經透過一些遊戲旁側淡化背景的插圖暗示第一線工作的辛苦,如果從官方集合這些插圖的壁紙,會看得更清楚。不論是在哪個環節作業,工人頭頂之上總是有剪影勾勒的鋼筋水泥工業設施,工人不論是工作或暫時休憩都是低著頭看不見神情,唯獨一張是高舉雙手仰望上方,似乎是從天而降的金幣(似乎是女王頭像的英鎊)。而到天空閃爍著煙火與氣派的UOO公司高樓和這些工人染黑的汗衫有所差異。玩家繼續玩下去,也只不過是獲得更多可操作的機器,以及到另一個毫無新奇的鑽油地點,在認清這樣的現況後,很少人會有意願耐著性子繼續玩。
純粹地嘲諷政治的傳統遊戲: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Trump Presidency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Trump Presidency》嚴格上說起來不是一款很新穎的遊戲,它的遊戲方式讓我想到以Flash動畫為技術的網頁遊戲,它的過場動畫非常陽春,整體可以說毫無設計美感可言,就是把一堆大眾熟知的Logo圖案和真人肖像堆疊在畫面中,並將按鍵和滑鼠指示以及放大反白的文字告訴Trump即將要做出什麼決定。
美國本地生產的石油就是你很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沒錢就鑽油賣給他國,有錢就升級裝備取得更多資源。這種操控方式和一般策略遊戲操控數字差不多,頂多就是多了圖示化正在操控的資源罷了。
做這些事情的意義在哪,就是如標題所說:「讓美國再一次偉大:川普的總統之路」,藉著這些不斷的買賣和打壓,累積美國財富並避免國際緊張情勢,當玩家越來越疲乏無趣時,遊戲就能有效地荒誕嘲諷這些政策,但玩家不見得就能獲得什麼深刻的啟發,就像在報紙上諷刺政治的插畫一樣,往往只是給人一抹譏笑,沒有其他更多的內涵。
紀實和想像夾雜的歷史遊戲:《The Cat and the Coup》
上述前兩款遊戲在某種程度上,描繪出開採石油的粗略情形,但都著重在操作過程,有固定的循環模式。而第三款有關川普的遊戲的確是聚焦在作者想傳達的議題上,但是內容不夠深刻,最終就是個搞笑遊戲。而最後一款想介紹的遊戲跳脫大部分傳統遊戲模式,比較接近現今所謂的步行模擬器(walking simulator)的概念,遊戲製作者讓遊戲操控方式變得極為簡單,操控只是協助玩家去體驗故事的輔助而已,就像聽有聲書或看電影一樣,玩家在作者主導下是被動的觀看者。 《The Cat and the Coup》就是這樣一款嘗試描繪更深刻的石油產業與政治歷史的遊戲。
這個遊戲主角是1951至1953年的伊朗首相Mohammed Mossadegh(中文稱為穆罕默德‧摩薩台),而遊戲內容描述任期間最著名的成就:國有化伊朗石油企業。早先由英國政府主導設立英國石油公司掌控伊朗石油,民不聊生,而倡導民主化與社會改革運動的摩薩台在這項國有化政策推行後不久,就在英美強權聯手下,發動政變使摩薩台下台,儘管引發群眾抗爭,爾後仍然被軟禁在家中直到1967年過世。
除了這些來自當時報紙資訊外,遊戲製作者本身沒有額外添加個人詮釋在遊戲字幕上,反而是透過畫面來表達個人對於那段歷史的想像與再現。遊戲是從家中逝世的午夜12點整點鐘擺聲展開,玩家扮演的不是摩薩台,而一隻並非純然旁觀者的貓,在一些乍看之下玩耍戲弄中間接地推動故事的進程,引導摩薩台以魂魄方式甦醒追溯這段政治史。
先從畫面談起,這樣的美術設計既古代又前衛,古老的原因是作者在背景中夾雜來自13至16世紀間的波斯手抄本插畫(Persian miniature),蒙古帝國入侵後帶來中國繪畫傳統的影響,沒有透視觀念的空間感、卷雲紋、相似的人物描繪方式,以及來自伊斯蘭教藝術傳統著重絢麗多彩繁複縝密的花紋裝飾,以阿拉伯式花紋的幾何風格為代表。
但這些物件又並不是完全依照古代藝術原貌呈現,而是採用當代更為複雜的拼貼錯置以及任意變換尺寸解析度的表現手法,乍看之下是完全不合理的畫面構成,卻能夠傳達出作者無法用現實正常方式架構的主觀世界。
有些評論認為它是一款紀實遊戲(documentary game),Jorge Albor區分紀實遊戲為忠於歷史證據,而政治遊戲則是容許有虛構的成份。從這樣的一個概念來看,前者提及的川普遊戲失敗的結局就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來看,就是對未來的虛構,儘管它確實引述不少來自川普本人的語錄。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The Cat and the Coup》縱使試圖詳細引經據典忠實還原當時情形,仍然很難完全稱得上是純粹的紀實遊戲,遊戲製作者特別大量使用舞台劇場的佈置來展演每一個事件,舞台與下一個舞台之間的每一道門都銜接著摩薩台每一個記憶片段。儘管作者已經預設好玩家行進路線,仍然會感覺像摩薩台帶領玩家任意地穿梭瀏覽他個人的每個光陰,這些都是遊戲對於歷史的想像。
註:Jorge Albor的論述是取自http://www.popmatters.com/post/138282-documentary-games/
畫面中這些想像的細節還能夠生動化歷史事件,比方在舞台上是有關摩薩台逃離黑幫追逐後撥打電話投降的場景,而舞台外則是一群黑影人物推擠門板,企圖威脅摩薩台的生存使他墜落,同時成為一個有趣的過場方式,又或者那些在畫面轉換過程中被看見的幾個比例大小不一的油桶,以及玩家企圖讓地板破碎用石油淹沒摩薩台的作法,都一再地暗示石油在這些政治事件中的重要性,包含對於摩薩台性命的危險性。
結語:
在理解這四款有關石油題材的遊戲玩法與內容後,就能很明顯看出每個製作者追求的目標大不相同,即便是在同一主題上,有的人強調的是操作過程,在過程中隨著扮演角色的不同,遊戲給人的氣氛又會不一樣。從最後兩款有關政治內容的遊戲來看,又能顯現對於政治可以如何地滑稽荒誕,又或者非常嚴謹卻富有想像力的方式去描繪出更複雜的政治局面。我將會持續地介紹其他遊戲是如何地創新或維繫傳統。
https://www.indienova.com/indie-game-news/game-about-oil/
序言:
石油是一項足以動搖整個全球經濟的重要資源,它的開採數量影響其價格,即便在數量充足下,也是在少數人下操控所決定。而開採石油在遊戲中是一個罕見作為主題發展的內容,這項資源活動會在一些策略與投資遊戲中以數據指數方式呈現,但因為不是主要的遊戲內容,沒有太多可以操作的細節。所以此專題想討論以石油在遊戲中扮演一定程度重要性的遊戲,在這些遊戲中,我看見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的不同態度,也目睹遊戲作為嘲諷政治的手段,甚至與其他藝術媒介的結合來輔助文字生動傳達歷史。
黑金企業上的石油大亨:《Turmoil》
不怎麼騎車加油的我最早是從2007年上映的電影《血色將至》(There Will Be Blood)理解這項資源產業的寫實面,石油使人爭奪利益,產生喪失人性的恐懼,人們既瘋狂又孤獨。 《Turmoil》和這部電影發行是同一年,但兩者給人的感受是天差地遠,這是一款用毫無血色成分的資本家視角看待石油產業的遊戲,是名符其實的「石油大亨」。這種有關大亨的遊戲,都是栽培人越來越有錢的遊戲,沒有什麼結局可言,就是拼命地賺得比對手更多錢,就像我的第一款桌遊就是暢銷全球的《大富翁》(Monopoly),小時候一手拿著遊戲鈔票,另一手拿著骰子,只管往前走和炒地皮,玩累了也不曉得自己到底玩了什麼,至少我現在知道Monopoly一詞指的是壟斷。
(Image 1. 《血色將至》海報封面,截圖取自http://collider.com/movie-poster-rolling-roadshow-2010-there-will-be-blood-dirty-harry-jackie-brown-robocop -olly-moss-movie-poster/) |
《Turmoil》這個取名為「混亂」之意,也相當耐人尋味,不論是壟斷還是混亂,在這些負面的標題下,其內容十分地愉快和諧。遊戲一開始輕快吉他的鄉村民謠彷彿開採石油就像放牧耕田一樣悠閒自在,在藍綠漸層的天空畫面下,左側山脈和樹林仍綠油油的,山頂還有些許白雪,仔細一看中間矗立著不少個鋼鐵結構的油塔,越往右側,越可見到陽光灑落在光禿禿只剩沙子的山丘,在沙漠中,玩家們將會發掘豐富的地底黃金:石油。
(Image 2. 《Turmoil》海報封面,截圖取自http://gamious.com/press/sheet.php?p=Turmoil) |
遠方的風景依舊,而前景的人事已非,如游戲所介紹的:「隨著你開始賣出石油,這個小鎮便逐漸成長。」(As you make money digging up and selling oil, the town will grow along with you.)但這種成長是工業革命式的,而不是一種環境永續的,最終意圖和壟斷一樣都是要謀取最大的利益,小鎮提供玩家取得更強大的工具幫助他們取得更多桶的黑金和排行榜上的分數。
(Image 3《Turmoil》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注:引言取自http://gamious.com/press/sheet.php?p=Turmoil。
從這種拖放馬車和拉油管線的操作方式,以及清新配樂畫面,像極了《Mini Metro》給人的感受。柔和的色調和簡明的操作,如此純黑色的石油,就像可口可樂般令人愉快,這樣的工業景緻似乎給人19-20世紀美國西部拓荒一種美好浪漫的印象。
(Image 4《Turmoil》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從土地投標開採到石油市場銷售,對玩家來說是一個無止盡循環的遊戲過程,遊戲的最終目標不過就是累積財富,再多的內容都只是加強開採石油的機會。當然現實中不會有哪一項資源開採事業,會是這麼的單純悠閒。事實上,這款遊戲用非常單薄簡易而輕鬆自在的方式看待現實中相當複雜的黑金企業,更可怕的是,正是這種令人放鬆的音樂和畫面,以及單純操作方式讓人一直不停玩下去。
(Image 5《Turmoil》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黑金企業下的石油工頭:《The Oil Blue》
如果一起討論《Turmoil》和《The Oil Blue》會非常有趣,兩者都要求玩家重複地工作,但氛圍上有極大反差,而讓身分產生些許的改變。儘管在《Turmoil》中同樣也是要挖石油,兩者的作業繁複程度就有差別,《Turmoil》基本上就是一種自動作業流程,你把管線拉好,馬匹和儲藏箱設好,之後只要抉擇賣出的油價即可,幾乎沒有什麼要玩家不停動手做的事情。但是《The Oil Blue》是要親自下水到深海裡頭鑽油,隨著等級增加,鑽油的不同機型也會增加,玩家可要做的事情是越來越多,機器搞壞,還要自己回岸邊修理,還影響到開發效率。
(Image 6《The Oil Blue》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玩家一方面要操作鑽油機,同時底下還有其他員工,又要看準油價銷售,才有機會替公司賺錢,分配到新的島嶼,所以玩家有實際幹活的粗工又有辦公桌事務要處理。遊戲的配樂相當低沉陰暗,從潛入深水,到引擎啟動並撥動裝置按鈕的逼真聲效,唯獨工業燈具閃爍的黑夜畫面也都試圖營造一種相當消沉鬱悶的氛圍,提示如此龐大負擔的「工頭」有不少的壓力。
(Image 7《The Oil Blue》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值得一提的是,維修鑽油機器的方式很像俄羅斯方塊或彈珠台那種將目標物投入指定位置的小遊戲,這種玩法和鑽油到銷售的過程和給人很少的成就感,主要是因為整個環境不明朗活潑的氛圍,讓這個遊戲超乎想像地擬真困苦的工作情形。這也是為什麼《Turmoil》即便也有這種固定作業流程(標地─探勘─挖井─銷售),但是透過清新悠閒的配樂畫面,讓人會想再繼續玩下去。
(Image 8《The Oil Blue》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其實製作者多少已經透過一些遊戲旁側淡化背景的插圖暗示第一線工作的辛苦,如果從官方集合這些插圖的壁紙,會看得更清楚。不論是在哪個環節作業,工人頭頂之上總是有剪影勾勒的鋼筋水泥工業設施,工人不論是工作或暫時休憩都是低著頭看不見神情,唯獨一張是高舉雙手仰望上方,似乎是從天而降的金幣(似乎是女王頭像的英鎊)。而到天空閃爍著煙火與氣派的UOO公司高樓和這些工人染黑的汗衫有所差異。玩家繼續玩下去,也只不過是獲得更多可操作的機器,以及到另一個毫無新奇的鑽油地點,在認清這樣的現況後,很少人會有意願耐著性子繼續玩。
(Image 9《The Oil Blue》遊戲官方壁紙,截圖取自http://www.vertigogaming.net/blog/?p=1030) |
純粹地嘲諷政治的傳統遊戲: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Trump Presidency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Trump Presidency》嚴格上說起來不是一款很新穎的遊戲,它的遊戲方式讓我想到以Flash動畫為技術的網頁遊戲,它的過場動畫非常陽春,整體可以說毫無設計美感可言,就是把一堆大眾熟知的Logo圖案和真人肖像堆疊在畫面中,並將按鍵和滑鼠指示以及放大反白的文字告訴Trump即將要做出什麼決定。
(Image 10《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Trump Presidency》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美國本地生產的石油就是你很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沒錢就鑽油賣給他國,有錢就升級裝備取得更多資源。這種操控方式和一般策略遊戲操控數字差不多,頂多就是多了圖示化正在操控的資源罷了。
(Image 11《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Trump Presidency》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做這些事情的意義在哪,就是如標題所說:「讓美國再一次偉大:川普的總統之路」,藉著這些不斷的買賣和打壓,累積美國財富並避免國際緊張情勢,當玩家越來越疲乏無趣時,遊戲就能有效地荒誕嘲諷這些政策,但玩家不見得就能獲得什麼深刻的啟發,就像在報紙上諷刺政治的插畫一樣,往往只是給人一抹譏笑,沒有其他更多的內涵。
(Image 12《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The Trump Presidency》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紀實和想像夾雜的歷史遊戲:《The Cat and the Coup》
上述前兩款遊戲在某種程度上,描繪出開採石油的粗略情形,但都著重在操作過程,有固定的循環模式。而第三款有關川普的遊戲的確是聚焦在作者想傳達的議題上,但是內容不夠深刻,最終就是個搞笑遊戲。而最後一款想介紹的遊戲跳脫大部分傳統遊戲模式,比較接近現今所謂的步行模擬器(walking simulator)的概念,遊戲製作者讓遊戲操控方式變得極為簡單,操控只是協助玩家去體驗故事的輔助而已,就像聽有聲書或看電影一樣,玩家在作者主導下是被動的觀看者。 《The Cat and the Coup》就是這樣一款嘗試描繪更深刻的石油產業與政治歷史的遊戲。
(Image 13《The Cat and the Coup》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這個遊戲主角是1951至1953年的伊朗首相Mohammed Mossadegh(中文稱為穆罕默德‧摩薩台),而遊戲內容描述任期間最著名的成就:國有化伊朗石油企業。早先由英國政府主導設立英國石油公司掌控伊朗石油,民不聊生,而倡導民主化與社會改革運動的摩薩台在這項國有化政策推行後不久,就在英美強權聯手下,發動政變使摩薩台下台,儘管引發群眾抗爭,爾後仍然被軟禁在家中直到1967年過世。
除了這些來自當時報紙資訊外,遊戲製作者本身沒有額外添加個人詮釋在遊戲字幕上,反而是透過畫面來表達個人對於那段歷史的想像與再現。遊戲是從家中逝世的午夜12點整點鐘擺聲展開,玩家扮演的不是摩薩台,而一隻並非純然旁觀者的貓,在一些乍看之下玩耍戲弄中間接地推動故事的進程,引導摩薩台以魂魄方式甦醒追溯這段政治史。
(Image 14《The Cat and the Coup》遊戲畫面,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先從畫面談起,這樣的美術設計既古代又前衛,古老的原因是作者在背景中夾雜來自13至16世紀間的波斯手抄本插畫(Persian miniature),蒙古帝國入侵後帶來中國繪畫傳統的影響,沒有透視觀念的空間感、卷雲紋、相似的人物描繪方式,以及來自伊斯蘭教藝術傳統著重絢麗多彩繁複縝密的花紋裝飾,以阿拉伯式花紋的幾何風格為代表。
(Image 15《The Cat and the Coup》類似中國鬼怪與雲霧的母題,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Image 16《The Cat and the Coup》盾牌上充滿幾何花紋,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但這些物件又並不是完全依照古代藝術原貌呈現,而是採用當代更為複雜的拼貼錯置以及任意變換尺寸解析度的表現手法,乍看之下是完全不合理的畫面構成,卻能夠傳達出作者無法用現實正常方式架構的主觀世界。
(Image 17《The Cat and the Coup》不合理的事物關係,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有些評論認為它是一款紀實遊戲(documentary game),Jorge Albor區分紀實遊戲為忠於歷史證據,而政治遊戲則是容許有虛構的成份。從這樣的一個概念來看,前者提及的川普遊戲失敗的結局就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來看,就是對未來的虛構,儘管它確實引述不少來自川普本人的語錄。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The Cat and the Coup》縱使試圖詳細引經據典忠實還原當時情形,仍然很難完全稱得上是純粹的紀實遊戲,遊戲製作者特別大量使用舞台劇場的佈置來展演每一個事件,舞台與下一個舞台之間的每一道門都銜接著摩薩台每一個記憶片段。儘管作者已經預設好玩家行進路線,仍然會感覺像摩薩台帶領玩家任意地穿梭瀏覽他個人的每個光陰,這些都是遊戲對於歷史的想像。
(Image 18《The Cat and the Coup》舞台與舞台之間,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畫面中這些想像的細節還能夠生動化歷史事件,比方在舞台上是有關摩薩台逃離黑幫追逐後撥打電話投降的場景,而舞台外則是一群黑影人物推擠門板,企圖威脅摩薩台的生存使他墜落,同時成為一個有趣的過場方式,又或者那些在畫面轉換過程中被看見的幾個比例大小不一的油桶,以及玩家企圖讓地板破碎用石油淹沒摩薩台的作法,都一再地暗示石油在這些政治事件中的重要性,包含對於摩薩台性命的危險性。
(Image 19《The Cat and the Coup》舞台外的黑影人,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Image 10《The Cat and the Coup》成疊的油桶,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Image 21《The Cat and the Coup》石油淹沒,截圖取自筆者遊玩畫面) |
結語:
在理解這四款有關石油題材的遊戲玩法與內容後,就能很明顯看出每個製作者追求的目標大不相同,即便是在同一主題上,有的人強調的是操作過程,在過程中隨著扮演角色的不同,遊戲給人的氣氛又會不一樣。從最後兩款有關政治內容的遊戲來看,又能顯現對於政治可以如何地滑稽荒誕,又或者非常嚴謹卻富有想像力的方式去描繪出更複雜的政治局面。我將會持續地介紹其他遊戲是如何地創新或維繫傳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