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煩惱的電影史與少年收容所(2013)
本篇文章於2014-03-12 10:57:40在樂多日誌撰寫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585269/
基本上,這是我第一篇在豆瓣寫的評論。
評價是一種很兩極化的事情,但若是硬要作為觀影時的考量,勢必要仔細慎選,這部電影我給予「還行」,也就是所謂的三顆星來說,在多數人來說,是會以為我認為這部電影感到普通,或可能是還要更差勁些,但對我而言,這三顆星不能說明這部電影的優缺點,而是它對我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多深刻而評定的。
我想已經有很多人已經以「自我救贖」、「逃避過去」等命題來論述,因此我將以我所認知的一些「談論孩子/青少年」電影來敘述這部電影的特質。
首先要從較早在電影中,使用這個收容所場域的概念來提,便是一般皆知的經典作品「飛躍杜鵑窩」 (1975),當時這部電影傳達出一種,為了使人們改良改善而所處的一個封閉性空間的質疑。在這個精神病院中,主角從瘋狂(假性的發瘋),到呆滯(真確的發瘋)的一個轉變過程,令另一個最終歸屬於野外長大的酋長終於覺醒,逃離這個人們一直以為是溫暖的「鳥窩」。
因此在往後的電影發展,我們都可看到這種為了某種人類改良目的而造的緊閉空間,無非都無法控制住肉身以外的心靈。而這種心靈相對於成人來說,青少年是最具有令外人感到最危險的心靈。成人可能因為某種因素而有各種不尋常的想法,試圖輕生、逃避、偽裝等,但青少年擁有更多的是,瞬間的爆發性情緒,這是基於他們都還未受過完全的入世社會的洗禮,能夠比起很多成人,來得更主張自己的需求。
青少年也因此從最初以成人為主體去反應人們的心態,到縮小範圍至,青少年成為了很多電影的主題,而這些電影能夠傳達出與成人情感上很不一樣的情緒表現,近年來的「壁花少年」(2012)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表現多樣性的少年煩惱,而非單一的維特煩惱,也終於不再是過去從1999年以來,「美國派系列」僅僅是淺白地只認為青少年的煩惱總是只有性的好奇疑惑,更何況那是絲毫沒有以女性的角度來考慮的內容。
當然據我觀影的經驗來看,也是相當早就有以大人的角度(成年的導演)關注到
少年情感上的議題,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一直都有相似的主題表現。其中也含括很多針對特殊案例所衍生成的故事劇情,如上帝之城(2002)、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08),這些並非不屬於以少年的煩惱為主題的電影,而是這些電影往往將少年視為一種相當成熟的成人,以一些超乎於一般少年所想的觀點來看待整個社會。仔細尋找會是我們平常熟悉或常見的案例,也仍然很多例證,其中歐洲相當早就在廣泛地討論,單車少年(2011)與十七歲的單車(2001)來看,雖然國籍不同,但同樣都能展現一般青少年面臨生活情境時,會碰撞到的問題。而這些電影由於相當符合現實生活,使得我們不得不讚嘆他們逼真寫實,以及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情緒張力。
回過頭來看少年收容所(2013)這部年輕導演所拍攝的電影,我認為與弗魯特韋爾車站(2013)一樣有著值得觀看的內容,兩者都是年輕導演試著以一些紀錄片式的方式緩慢地觀看人們的一舉一動,因此帶有著相當高程度的寫實性,但同樣地多少都會面對到年輕所導致的某些不夠熟練而產生的小缺陷,如很多人常會說影片步調的緩慢,而使電影不夠張力等等。然而換個念頭來說,它的緩慢程度,應該沒有像雲端情人(2013)來得誇張,但很少會認為那部電影的緩慢會影響到人們觀影的情緒。而少年收容所其實缺陷的不是緩慢性,而是故事的舖成較為多元的關係,為了傳達除了少年之外,還有幾乎是女主角的看護員心情,而讓劇情更為複雜,這是很多導演都會容易面臨的狀況,試圖添加內容的豐富性,或想探討的議題過多時,會造成影片焦點不夠聚集。
近年來很多清新電影(鏡頭用色都相當清朗明亮)試圖表現很多生活上會面臨到的議題,但其實這些的內容舖成,到最後,其實都給予一個很不確定的答案,而不是一個果絕的答案,這是因為這個答案很難會是觀眾想要的答案,又或者這個答案(結局)會遮掩人的眼睛,看不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就像電影最後仍然是少年因為再度困擾,又再次地飛躍杜鵑窩。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585269/
基本上,這是我第一篇在豆瓣寫的評論。
評價是一種很兩極化的事情,但若是硬要作為觀影時的考量,勢必要仔細慎選,這部電影我給予「還行」,也就是所謂的三顆星來說,在多數人來說,是會以為我認為這部電影感到普通,或可能是還要更差勁些,但對我而言,這三顆星不能說明這部電影的優缺點,而是它對我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有多深刻而評定的。
我想已經有很多人已經以「自我救贖」、「逃避過去」等命題來論述,因此我將以我所認知的一些「談論孩子/青少年」電影來敘述這部電影的特質。
首先要從較早在電影中,使用這個收容所場域的概念來提,便是一般皆知的經典作品「飛躍杜鵑窩」 (1975),當時這部電影傳達出一種,為了使人們改良改善而所處的一個封閉性空間的質疑。在這個精神病院中,主角從瘋狂(假性的發瘋),到呆滯(真確的發瘋)的一個轉變過程,令另一個最終歸屬於野外長大的酋長終於覺醒,逃離這個人們一直以為是溫暖的「鳥窩」。
因此在往後的電影發展,我們都可看到這種為了某種人類改良目的而造的緊閉空間,無非都無法控制住肉身以外的心靈。而這種心靈相對於成人來說,青少年是最具有令外人感到最危險的心靈。成人可能因為某種因素而有各種不尋常的想法,試圖輕生、逃避、偽裝等,但青少年擁有更多的是,瞬間的爆發性情緒,這是基於他們都還未受過完全的入世社會的洗禮,能夠比起很多成人,來得更主張自己的需求。
青少年也因此從最初以成人為主體去反應人們的心態,到縮小範圍至,青少年成為了很多電影的主題,而這些電影能夠傳達出與成人情感上很不一樣的情緒表現,近年來的「壁花少年」(2012)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表現多樣性的少年煩惱,而非單一的維特煩惱,也終於不再是過去從1999年以來,「美國派系列」僅僅是淺白地只認為青少年的煩惱總是只有性的好奇疑惑,更何況那是絲毫沒有以女性的角度來考慮的內容。
當然據我觀影的經驗來看,也是相當早就有以大人的角度(成年的導演)關注到
少年情感上的議題,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一直都有相似的主題表現。其中也含括很多針對特殊案例所衍生成的故事劇情,如上帝之城(2002)、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08),這些並非不屬於以少年的煩惱為主題的電影,而是這些電影往往將少年視為一種相當成熟的成人,以一些超乎於一般少年所想的觀點來看待整個社會。仔細尋找會是我們平常熟悉或常見的案例,也仍然很多例證,其中歐洲相當早就在廣泛地討論,單車少年(2011)與十七歲的單車(2001)來看,雖然國籍不同,但同樣都能展現一般青少年面臨生活情境時,會碰撞到的問題。而這些電影由於相當符合現實生活,使得我們不得不讚嘆他們逼真寫實,以及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情緒張力。
回過頭來看少年收容所(2013)這部年輕導演所拍攝的電影,我認為與弗魯特韋爾車站(2013)一樣有著值得觀看的內容,兩者都是年輕導演試著以一些紀錄片式的方式緩慢地觀看人們的一舉一動,因此帶有著相當高程度的寫實性,但同樣地多少都會面對到年輕所導致的某些不夠熟練而產生的小缺陷,如很多人常會說影片步調的緩慢,而使電影不夠張力等等。然而換個念頭來說,它的緩慢程度,應該沒有像雲端情人(2013)來得誇張,但很少會認為那部電影的緩慢會影響到人們觀影的情緒。而少年收容所其實缺陷的不是緩慢性,而是故事的舖成較為多元的關係,為了傳達除了少年之外,還有幾乎是女主角的看護員心情,而讓劇情更為複雜,這是很多導演都會容易面臨的狀況,試圖添加內容的豐富性,或想探討的議題過多時,會造成影片焦點不夠聚集。
近年來很多清新電影(鏡頭用色都相當清朗明亮)試圖表現很多生活上會面臨到的議題,但其實這些的內容舖成,到最後,其實都給予一個很不確定的答案,而不是一個果絕的答案,這是因為這個答案很難會是觀眾想要的答案,又或者這個答案(結局)會遮掩人的眼睛,看不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就像電影最後仍然是少年因為再度困擾,又再次地飛躍杜鵑窩。
留言